1、在互联网时代,给了个人很多创业的便利和机会,关键看你是想创业还是一定要创业。我的看法是,成天计划来计划去的,不如干起来再说,边干边想,反正微创业只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就行,前期资金投入几乎为零。

2、做自媒体就是一项很好的微创业,不管你的兴趣是什么,先打造好个人品牌总是不会错的。

大家或多或少都了解过,理财四大金刚:开源、节流、投资、风控。各位认为哪一项是最重要的?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是投资。投资理财嘛,能够在股票、基金、黄金等投资项目上赚到钱的人,肯定就是理财很厉害的人。包括在各类平台中,很多人问的问题也是买什么基金好?现在投资黄金是时候吗?等等问题。而实际上,如果你不是专职从事金融投资的人,靠专家建议或者是自己研究趋势图真的就能赚到钱吗?可能往往是,今天你蒙对了,在投资上赚到了钱,明天就要把赚到的吐出来,甚至于本金都要赔进去。其实,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,投资能够做到保值、增值就已经很好了,赚钱一定要靠发展自己的事业。而发展自己的事业,就是理财四大金刚中的开源!

如何开源?不外乎两种方式:第一种方式,拓宽现有水源,也就是追求升职加薪。另外一种方式,就是开发新的水源,也就是,做兼职、副业或者是微创业。那我们先来看看,追求升职加薪靠不靠谱。

我将追求升职加薪比做是,在爬事业的金字塔,刚开始爬的时候,没什么感觉,当爬到中层管理时就渐入佳境,你看中间的人喜笑颜开的样子,但一旦爬到高层时,就开始战战兢兢了。难怪有人会说,当你攀爬事业金字塔时,爬到一半,发现往上看,全是屁股,领导的马屁要懂得拍,拍得不好,还有可能拿热脸贴了冷屁股。往下看时,全是笑脸,下属的阿谀奉承让人很享受。往左右看时,全是眼睛和耳朵,代表你身边耳目众多,都想将你取而代之 踩着你的肩膀往上爬。人生痛苦的事情是在事业的金字塔上爬不上去,更痛苦的事情则是爬到塔顶却发现爬错了一座金字塔。为什么这么说?

因为我们传统观念认为的大公司、大企业正面临挑战。通用汽车申请破产,诺基亚濒临破产被微软收购,宝洁多次裁员,所谓的稳定工作已经不复存在。为什么会这样?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。从这组数据表当中你看到什么,想到了什么?通用汽车是超过百年的老企业,市值484亿美元,员工有20万人,非常庞大的一个公司;谷歌只用了3万员工就创造了2092亿美元的市值;Facebook更夸张,仅用3200名员工就创造了接近1千亿的市值。用更少的人,却能创造更大的价值,而且,谷歌和Facebook都是互联网公司。

时代的发展和进步,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,给传统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。象富士康引进机器人,取代简单重复的手工活,大量操作工人面临失业。马云创办的淘宝网、天猫网,引领网购风潮,线下大量的商铺要么转型,要么关门歇业。三马联合,网上卖保险,这已经不算是新闻了,淘宝网也出现了各大保险公司的官方旗舰店,中国庞大的保险代理人队伍面临被清退的风险。

在互联网大浪到来之时,似乎让人感到绝望,但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,我们讲危机、危机,有危难就会有机遇。互联网时代给大企业,大组织当头一棒的同时,也给了个人、小团队崛起的机遇。

郭德纲,非著名相声演员,文化程度不高,却随着几段视频,在网上迅速走红,票价由原来10块钱没人听,到现在炒到3000块钱还买不到票。央视觉得他三俗,不让他上春晚,但三千万粉丝(俗称“钢丝”)不干了,都想让他上春晚讲相声,于是,他被硬生生抬上春晚的舞台。

就在很多大佬总是说互联网时代,单打独斗已经不行了的时候,一位高中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狠狠地扇了他们一耳光。这就是由一位叫做季逸超的高中生开发的猛犸4浏览器,获得了Macworld2011特等奖,现在他得到天使投资人100万的投资,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。

刚才讲到的两位似乎都是很牛的人物,那我们普通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崛起?这就引出了我们这里要聊的话题:微创业。微创业就是,用微小的成本进行创业,或者在细微的领域进行创业。

说到创业两个字, 很多人会认为,既然要创业,当然就是要马上离开现有的工作岗位,全力投入自己的事业当中。然而,这也正是微创业与普通创业不同的地方,就是不必马上离开现有的工作岗位,而是用最小的成本,发展自己的兴趣,再加上一点创意,来开创事业,只有当积累了一定的客户群以后再考虑离职。那要用怎样的方法来实现微创业呢?其实,在《罗辑思维》第34期节目当中,罗胖用八个字总结得非常好:转身、立定、呻吟、躺下。但我觉得罗胖讲解的还不够具体,我现在就结合一些实际案例讲得“更具体”一点。

1、转身
转身就是从实转虚,从传统的产品经济转到现在的体验经济。那什么是产品经济?比如在五金加工厂上班,很多管理层的梦想,就是积累管理经验,积累资金,然后自己开一家五金加工厂,这就是产品经济。做产品经济比的是规模,比的是速度,象这种作坊式的加工厂,怎么比得过大型加工企业?那什么是体验经济呢?像理发、化妆、美食、摄影、说相声、开发游戏等等,这些给用户一种美好感觉的事业,都属于体验经济。

那么要怎样从实转虚?其实就是找一些老大们干不了,也不愿意干的活,不跟老大拼实力,找他们的软肋,单点突破。举一个经典的例子:英特尔有两个对手,其中一个是AMD,AMD跟英特尔打了这么多年,为什么一直衰败?因为它完全按照英特尔的游戏规则在玩,英特尔的游戏规则是比谁的计算能力更强,比谁的核更多,带来的结果就是比谁的温度更高,所以AMD始终被温度问题困扰,就这么被玩残了。但另外一家公司,恰恰从产品体验和商业模式上颠覆了英特尔,这就是ARM。从产品体验上来说,它跟英特尔反着走,比的不是计算能力,而是便宜,低功耗,只要把这两点做到极致,英特尔就会非常痛苦。目前在移动设备市场,ARM处理器的市场份额超过90%。

所以,放弃做大事业的梦想吧,尝试开发一些小而美的事业。就像在各种类型的企业工作,经常要用PPT做报告,而有的同事,做出来的PPT非常精美,其实他就可以专门研究如何做出漂亮的PPT,然后可以做一个视频教程放到网上,吸引想要学习提高的用户。接下来,就可以开设指导制作PPT的小型培训班,赚点外快甚至养活自己肯定没问题。

2、立定
立定就是站在一个固定的原点上成长,我的理解是,找到一项自己有浓厚兴趣的兴趣活动或项目,把这项兴趣做精做绝,在这项兴趣的圈子里成为精英,你肯定能赚到钱。不要只追求利益,为了利益去创业,往往会做得很艰难。有人会说了,我的兴趣就是躺在沙发上看肥皂剧,这其实是爱好,不是兴趣。兴趣是指即使你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,做一些不赚钱的事情,你也兴致盎然、乐此不疲,这才是兴趣。兴趣能让你长知识,而躺着看肥皂剧却只能长肉。

那兴趣需要怎样培养?这一点罗胖没有讲得很清楚。我给出一些具体解决方法,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参考一下:首先,要培养一点童真,成年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看见什么,都说这个我知道,然后发表评论,证明自己在这方面有多专业,实际上这是一种拒绝学习的态度。我们需要放下自己的身段,用好奇的眼光去看待事物。那么,如何放下身段?就是去做一些你童年喜欢做的事情。其实,现在很多家长的思维方式也影响了自己的孩子,让孩子过早失去了想象力和童真。当然,我并不是说,所有家长的方式都错了。我只是想说说用某种方式打开僵化的头脑,真正能够作为事业发展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产生了。

另外,要尽量多与不同行业的人沟通交流,开拓自己的眼界。如果你只是在自己本行业发展,那么,你可能会被这个行业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框住自己,你就永远无法在这个行业找到自己的兴趣点,应该要更多地参加其他行业的各种“聚会”研习讨论、知识经验分享,主动开拓眼界。

还有就是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,特别是对于内向不擅交际的朋友,阅读能够帮助你开拓视野,发掘工作之外的美妙世界。

好了,如果你已经找到自己的兴趣,也开始发展了,这时候还要加一点东西,那就是创意,你必须要做出一点与别人不同的东西。比方说,你喜欢摄影,但这么多人都在做摄影,你如何能够脱颖而出,就需要一点点的创意。

有人会说,创意是艺术家干的活,普通人如何发掘创意?在一篇文章名为《别跟着巨头的节奏跳,必须逆着来》在这篇文章当中,我似乎找到了答案。这篇文章是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发表的,在我的微信公众平台中回复“创意”两个字,你可以找到这篇文章。他说要让自己做小白用户,去感受这个世界。小白用户的特点是什么?容易抱怨,没有耐心。

比如,在银行排队办业务,拿了一个号码纸,一看前面还有若干位,请耐心等待。相信很多人就会感觉很烦躁,想要跑到银行旁边一家咖啡馆啥的喝东西或者逛一逛,但喝东西逛街的同时,心里又会不安,不知道会不会错过号码。这时,我就想,有没有人开发一款叫做帮助排队的手机软件或者小程序,每个人都能免费使用,那多好。快到自己办业务时,就留言,现在是某某号正在办业务,那么其余的人就可以放心在外面闲逛聊天、喝咖啡买东西。

再比方说吧,我以前看见电视的遥控器就很烦,这么多按钮,有些按钮你永远搞不懂它有什么用。我就在想,有没有人开发很简单,更容易操作的遥控器。后来,小米的高清电视,就配了一款只有11个按钮的电视遥控器,我的想法也就实现了。我自己正是通过这一系的抱怨和不满,去发掘生活中可以改进的地方或是市场的空白。

所以我们要在生活当中,多发掘一些不便利、不舒服的地方,说不定,那就是你事业的开始。

3、呻吟
呻吟是区别于呐喊,就是说,你不必学大公司那样,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自己的产品,这需要投入大量的广告费。呻吟的意思是,只要告诉身边人,通过人际关系传播,形成影响力和爆发力。其实,这就是要解决我们新的疑虑,客户从哪里来。当我们挖掘出自己的兴趣,找到了市场缺口,事业也开始启动了,接下来的问题就是,会有人愿意为我的事业买单吗?我的客户从哪里来?就拿我的英语藏经阁这个微信公众号来说,我也有同样的困惑:像罗胖、高晓松等都是大咖,本身就有关注他们的用户群体,而像我这种苦逼屌丝要从0用户开始积累,我到底需要积累多少用户?又需要花多长时间和精力呢?

关于这一点,我后来从书中找到了答案。在凯文凯利的《技术元素》这本书当中,有一篇文章名为《一千铁杆粉丝》,他告诉我们并不需要太多用户。你只需要将1000名一般粉丝转变成1000名铁杆粉丝,假设每个铁杆粉丝,每年在你身上消费100元,你的1000名铁杆粉丝就为你创造了10万元收入,减去一些适度的开支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足够生活。一千铁杆粉丝似乎也挺多的,每天积累一个,也要三年时间,但其实在互联网时代,并不要这么久。

我们看看一个具体案例。这是一个名叫少年商学院的微信公众号,专门分享国外儿童教育的文章,目前用户数量已有4万多。他将自己从0到4万用户的过程数据公布出来了,大家可以看到 从0到4万用户用了7个月时间。而最艰难的是早期,用一个月时间只做到600用户,用了5个月做到1万用户,而从1万到4万,则只用了两个月时间。这说明,在互联网时代,只要你做的事业能够给用户足够好的体验,传播就会像病毒一样,你根本不用担心你的用户在哪里。

拿我自己来举例,我的公众号英语藏经阁从2019年12月初创立以来,截止现在2021年03月21日,用户总数是515人。大家可以想见,用户数量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快速增长,积累大量用户尤其铁杆粉丝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。所以,微创业的关键是你的事业要切中用户的要害,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。

4、躺下
这也引出微创业的第四点:躺下。躺下的意思就是不要高高在上,要拉低姿态,接地气,多了解你的用户到底需要什么,并保持与用户实时互动。比方说,在我的微信公众平台中,如果我只是每天发文章,我是不会知道用户到底喜不喜欢,所以我现在尝试让用户看完文章之后,回复ABCD其中一个字母,给文章打分。A代表超赞,B代表还不错,C代表一般,D代表垃圾。这样下来,用户的反馈我第一时间就知道,然后可以做出相应调整。

另外,微信之父张小龙,提出的一千一百十的原则也非常棒,就是,每个月在微博、QQ空间,关于你的事业的话题,要跟人互动1000次;看100篇重要的分析文章;还要跟你的用户做10次深度访谈。如果分解到每一天,按每月工作20天计算,也就是工作日里,每天跟人互动50次,看专业文章5篇,再每两天与用户做一次深度访谈,工作量并不大,但只要坚持下去,相信用不了多久,你就能够成为这个事业圈子里的精英。

好了,总结一下,微创业的操作步骤:首先,在体验经济中发掘一项自己的兴趣,将这项兴趣转变成自己的事业;然后在这项事业上加点创意,最好能够弥补市场的空白,或是开发出全新的体验模式;推广方面先从影响身边人做起,不断提升自己在事业圈中的影响力,成为圈内精英;再就是要了解用户需求,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,最后剩下的就只是坚持了。

可能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危机的来临,就如同是八十年代末期开始的职工下岗,也是没有人相信铁饭碗会被打破,只有少部分人,鼓起勇气走出企业,去摆摊、做小生意,在别人的嘲笑声中,成为了万元户,而大部分人都是被迫下岗,匆匆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潮。

互联网大潮来临了,你是在怀疑,还是已经开始行动了?

  • alipay_img
  • wechat_img
届ける言葉を今は育ててる
最后更新于 2021-06-20